动物是否有文化?
Hey~
点击右上方蓝字“脑人言”关注我们哦~
撰文 | 东华君 南昌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生
编辑 | shin
前言:
最近《猩球崛起3》正在热映,我也来凑个热闹。这次谈谈大家一直争论的一个话题: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否有文化传统。
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之后,引起了学术界激烈的争论。百余年之后,在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面前,绝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人类是由远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观点。但与之矛盾的是,人们依旧坚持人不同于动物的观点,认为人与动物是截然不同的。坚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们常用到的一个的证据是:人类有丰富多彩的文化(culture),而动物没有。
那么,动物们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文化呢?
早在1948年,日本京都大学的Imanishi教授就对人类社会化的进化起源很感兴趣。他决定从猴子开始,研究他们的社会等级、母系谱系、声音交流和文化传统等现象。于是他带着两名弟子一起进入一座被日本猴占据的岛屿——幸岛(Koshima island)。通过长期的观察,他们揭示了日本猴的许多秘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洗红薯(Sweet-potato washing, SPW)的行为。
图1. 幸岛(Koshima island,10处)是日本著名的猕猴长期研究基地之一,科学研究自1948年延续至今。
研究人员每天会在海边给猴群投喂红薯。面对着这些“天上掉下来的红薯”,即便经常会沾着沙子,小猴们当然也还是会欣然接受的。刚开始,大家都是拿手搓一搓就凑合着吃了,即便吃起来不但费劲而且伤牙。直到1953年夏季的某一天,一只年仅一岁半的,名叫伊莫(Imo)的雌性日本猴灵机一动——先用海水把红薯洗干净了再吃。
图2. 日本猴的洗红薯行为
科学家们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观察到,整个岛上的猴子们吃红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前洗一洗的做法迅速地在整个猴群内传播开来。很显然,大家也都发现了洗干净的红薯比沾着沙子的红薯要好吃得多。十年不到,岛上几乎所有的猴子都采纳了这种“操作”。有趣的是,之后伊莫还发现在海里洗的红薯比在河里洗的更美味,意识到海水里的盐分可以作为红薯的调料(哈哈,这或许可以被称为他们的“料理文化”吧~)。聪明的伊莫机智地运用着这一知识,她甚至在每次啃下一块红薯之后,都会将“薯片”放入海里泡一下再吃掉。
这个猴群还有另外一项奇特的“操作”同样让人称道。这就是与我们日常做饭前淘米类似的淘小麦(wheat placer mining,WPM)行为。起初,研究人员为了给他们多供应一些粮食,就将小麦洒在沙滩上。刚开始的时候,猴子们都是像小鸡啄食那样地一粒一粒地捡着吃。突然有一天,一只猴子“灵光一现”,一把连着沙子捧起小麦,走到海边,将它们扔向水中。神奇的是,所有的小麦都浮在了水面,再也不用一粒一粒地捡着吃了!道理我们人类都懂,水可以帮助分离谷物和沙子,沙子重会沉入水底,而谷物轻则会浮于水面。可是对于猴子们而言,悟出这样的真理却并非易事。更加神奇的是,这一行为也是由伊莫首创的。这个“操作”同样很快就风靡了整个猴群。难以想象当年伊莫在这群猴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换成远古时代的人类,恐怕被奉为神农、女娲这样的神明也不为过吧!
图3. 淘小麦行为
传奇小猴伊莫已经于1972年去世了。时至今日,当初见证了“洗红薯”和“淘小麦”行为被发明的猴子们也都已经不在猴世了。但是,他们的后代却仍然将红薯浸入水中清洗、将小麦连同沙子投入水中。这些之前未曾有过的行为已经在这个猴群内传递了数代之久。幸岛猴群的这些行为的传播和传承,让许多科学家开始讨论:日本猴的这些习惯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他们特有的文化形式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多方的争论。1971年,Hans Kummer提出物种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对环境进行适应:
1.系统发育适应(phylogenetic adaptation),指的是物种在遗传水平上的逐渐演变;
2.适应性修饰(adaptive modification),指的是物种个体成员对其当前环境的适应。
其中,适应性修改可能由于诸如气候变化或捕食者的增加等生态因素而产生;也可能是由于社会因素,即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而产生。
也就是说,根据Kummer的理论,如果一个物种是由于社会因素而表现出独特的行为变化,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形式。幸岛上的猴子的故事正好完美的符合这个定义。也就是说,这些猴子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通过对猕猴文化的研究,似乎能为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提供一些参考。
当然,将猕猴们的新行为定义为“文化”的观点在当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许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发对,毕竟相对于人类的语言、饮食和艺术等文化而言,猕猴们的这些单一的行为变化实在是太简单了。
图4.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让人很难认同动物也具备文化。
但是随后的一些研究,慢慢地改变了大家的观点。比如,1999年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表明:黑猩猩们表现出了与人类文化非常相似的行为模式。这项研究在特定的黑猩猩种群中发现了39种不寻常的习惯,并且导致这些行为变化的因素都是社会性的。 这些习惯包括工具的使用模式、毛发梳理、求爱行为和饮食活动。 例如,一些种群的黑猩猩喜欢用短的木棒捕捉蚂蚁,并且一只一只地吃掉它们;别的种群则发现了一种更有效的技术,他们使用更长的棍子来捕捉蚂蚁,这样就可以同时吃掉好多只蚂蚁。一些群体喜欢用木头砸开有硬壳的食物,而另一些群体则喜欢使用石头。一些群体内的黑猩猩喜欢用木棒挖鼻孔,另一些甚至一到下雨的时候就会开始跳舞。
图5. “耳朵插草行为”是某个黑猩猩群体内的流行文化。
2014年,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很酷的新风潮在一个黑猩猩群体内流行,它被称为“耳朵插草行为”。这个群体的12只黑猩猩中有8只会把一根草放到自己的耳朵上,并让它摇摇晃晃地悬挂着。研究人员怀疑这个新风潮始于一只名为Julie的黑猩猩,而该群体中的其他黑猩猩看到后迅速开始模仿它。
这些“奇怪”的习惯几乎肯定不是源于遗传基因的改变,很难想象进化的压力会导致黑猩猩一下雨就跳舞,或者让他们在耳朵里插上一根草。这些证据表明,黑猩猩不仅能够创造新的习俗和行为,而且还能在他们的社会中传播开来。正是这样,我们发现非人灵长类们的这些“文化”,也就是这种传递习惯和风俗的方式,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式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
那么,大家认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们的这些行为是否可以称得上是“文化”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哦~
参考资料:
1.http://alfre.dk/monkeys-washing-potatoes/
2.Matsuzawa, T., The Ai project: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contexts. Anim Cogn, 2003. 6(4): p. 199-211.
3.Hirata, S., K. Watanabe, and K. Masao, “Sweet-potato washing” revisited, in Primate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2008, Springer. p. 487-508.
4.De Waal, Frans B. M. “Cultural Primatology Comes of Age.” Nature 399, no. 6737 (June 17, 1999): 635–636. doi:10.1038/21310.
5.Van Lawick-Goodall, Jane. “Cultural Elements in a Chimpanzee Community.” Precultural Primate Behavior (1973): 144–184.
6.Whiten, A., J. Goodall, W. C. McGrew, T. Nishida, V. Reynolds, Y. Sugiyama, C. E. G. Tutin, R. W. Wrangham, and C. Boesch. “Cultures in Chimpanzees.” Nature 399, no. 6737 (June 17, 1999): 682–685. doi:10.1038/21415.
7.van Leeuwen, E.J.C., K.A. Cronin, and D.B.M. Haun, A group-specific arbitrary tradition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Animal Cognition, 2014. 17(6): p. 1421-1425.
往期回顾
脑人言 | 聊聊脑科学
新浪微博:@脑人言
知乎专栏: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QQ群:638710880